2024 0323 早安 不要用珍寶裝飾自己 而要用健康武裝身體663

當你疏忽了健康,健康也疏忽了你。

最後更新 2024-03-23 achi

昨天跟表弟在電話裡聊了6分鐘,話題大多不離健康,也關心一下舅媽的現況。我跟他說,去年或更早的前年,我在幫客人調製飲料時,發現拿杯子的左手會不受控地抖動。

他說,「哥,你那麼年輕,不可能吧!?那不是七十幾歲的老人才有的(症狀)嗎?」

我:「65歲了!」今天的時代,有好多病症的年齡有下降的趨勢!其實。我心裡暗自告訴自己:「完了,是不是帕金森氏症?」

其實,不是帕金森氏症!帕金森氏症的手會顫抖是在靜止狀態(坐著或站著不動)時,手不拿東西都會發抖;而手拿杯子不是「靜止」狀態,是在「運動」狀態中發生。

典型的巴金森氏病有三種表現:震顫(手部發抖)、四肢僵直和行動緩慢。後兩者我沒有。所以,八成是「原發性顫抖症」。

台大醫院神經部主治醫師戴春暉2017年受訪時指出,當病人在維持某一個姿勢時,例如雙手平舉、或手持杯子時發生抖動,這類不自主的抖動現象,最有可能是「原發性顫抖症」,可能與遺傳或體質有關係。

戴醫師說,統計約有一半的病人有家族遺傳,另一半的人則是找不到原因;估計台灣約有100萬人有原發性顫抖症的問題,不過其中大概只有10%的人會嚴重到需要就醫、用藥。

另一位台大醫院的林靜嫻醫師指出,原發性顫抖症的發生率隨著年歲漸長而遞增,整體而言,原發性顫抖症的盛行率在每一百萬人中約有四千至四萬人的罹病人口;而在六十歲以上的老年人口中,其盛行率更高達一萬三千至五萬人。

根據統計,原發性顫抖症困擾著大約一千萬左右的美國人 ( 佔總人口數的 3.7% ),相當於巴金森氏症患者的20倍。在男女罹病的比例上則沒有性別上的差異。

我超過六十歲了,會不會得了原發性顫抖症?

手部發抖這件事,咖啡店老闆曾跟我「調侃」好幾次:「你才幾歲,手就抖成這個樣子!」

出於自尊,當下總是故意把手部發抖的動作再做誇張一點,就像戲裡演的那樣,幾乎快把杯裡的飲料抖出來!鄰居A妹也看到過我拿杯子手顫抖的狀況!

年初1月7日,A妹海口國小第三屆的同學會,將近20人,在咖啡店裡喝咖啡、聊天、唱歌。我在端咖啡給「同學們」的時候,就已發現手裡拿著杯子,不再那麼抖了,是很輕微的,輕到沒人會發現。

這個顫抖的現象何時消失?我也無從考證起。最大的原因絕對跟練葉子功法有關:骨架回正,腦神經發出的指令能精確傳到身體每個部位;所以手不抖是神經傳導正常。算一下,1月7日是練功的第63天。

但,重點是,我現在不抖了!這跟最近在使用太赫茲能量吹風機也有關係。每天花1個小時,對著10個穴道吹,能量打進穴道裡面,能不變得更「正常」嗎?

從3月1日起,每天要用左手端1000cc的大型玻璃杯,做出2000CC的太赫茲能量水,確實手不抖了。尤其手持吹風機(吹著杯裡的開水)相當穩,幾乎靜止不動,只是同一個動作要維持4分鐘,手會酸!

這些天一直在反思,要是沒有練葉子功法,或是沒有太赫茲能量吹風機,我的健康狀況會是怎樣?到頭來還是要感謝江河同學、葉子老師、楊文軍教授、賴政希總裁、俊達老師、永勝老師,還有宗杰!

能遇到讓你(我)健康的貴人,真是三生有幸!

所謂「兵無常勢,水無常形」,健康是一個動態的概念,健康遵循的是「短版效應」。今天健康了,但由於不遵循健康的四大基石,明天健康就會滑坡。當你疏忽了健康,健康也疏忽了你。

2024 0323 短板理論與健康四大基石837

註:

  1. 短板效應:「木桶效應」的另一個稱呼,起源於管理學與經濟學。因為,如果組成木桶的木板參差不齊,那麼判斷一個木桶的裝水量多寡,不是看木桶壁上最高的那塊木板,而是取決於最短的那片木板,因為當裝水量高於最短的那塊木板時,水就會流出來了。健康也是,最基本的、最低的要求都做不到了,健康就會出問題!
  2. 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合理飲食、適量運動、戒菸限酒和心理平衡是健康生活方式的四大基石。這四大基石就是健康的「短板」,缺一塊,健康就流失了!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