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更新 2023-05-04 achi
昨天深夜,一則新聞標題:「烏克蘭否認派無人機『行刺普丁』 重申部隊只會解放自己的領土」。
真的?假的?大家都懂「擒賊先擒王」,把帶頭的給處理掉,剩下的就好辦!
無人機太好用了,該新聞說,兩駕無人機被擊落,還附上照片!好險,是「無人機」被打下,要是「有人機」,豈不對不起蒼天造人的苦心?
我就擔心這幾天老共的無人機在台灣繞圈圈,是不是也有「擒賊先擒王」的企圖?
我自己會玩搖控的電動直升機或小四軸無人機(大人和小孩的玩具),要它飛哪裡,就飛哪裡。看過進階玩家在玩「穿越機」,那是一個「速度、精準」的代名詞。
今天暫不聊無人機。今天來聊「訊息」。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裡,我們每天都會面對各種訊息。無論是來自於網絡、電視還是報紙,我們的大腦都在不斷地處理這些信息。
面對如此超量的、多到數不盡的影音、言語和文字,是否感到困惑?以前的我,會困惑;甚至一度有焦慮出現。
因為無法判別訊息的真假。
所以,我把第四台給停了,停了一年多,感覺清淨多了,耳根和心境都清淨。但時不時會在店裡聽到客人或鄰居聊起「時事」,政治立場鮮明。看來就是被第四台洗腦的那群。
自己是從「新聞館」學了初淺的新聞專業,然後「下山」的,也被磨練了好幾年。43年來,一直記得這句:
秉春秋之筆 明善惡之辨
在電腦及網路正要起步之前,當年,真的是要手握著筆,一字一句一個標點符號寫在有格子的稿紙上,有時要揉去好幾張,才能寫出滿意的文章。然後交給主管去審閱,沒問題,才會從印刷廠被送出來,交到讀者面前。
今天,有網路、有鍵盤、有攝像頭、有編輯軟件,訊息就瞬間在網路世界流傳。
任何人都可以製造訊息,但同時也是訊息的接收者——閱聽人。
把訊息的範圍縮到個人和個人的關係…
你是否曾經因為一句無心之言,或一段無心文字,傷了朋友、同事、同學、家人而後悔莫及?
要想不添憾事,在充滿挑戰的現代,除非你能完全做到三件事,否則閉嘴!
①真實:建立信任的基石
在人際交往中,真實是建立信任的基石。一個人若言行一致、真誠坦率,將更容易獲得他人的信任。
相反,若言辭虛偽或不誠實,則很容易被人識破,失去信任。
當我們在與朋友、同事、同學、家人交流時,要敢於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但同時也要注意避免傷害他人。
出口或下筆之前,要先確定你想表達的是「真實」的。因為誰都不喜歡「被騙」。
②善意:溫暖你我之間的連結
善意,是一種無形的力量,能夠為人際關係注入溫暖。
當我們與人交往時,應該懷著善意去聆聽、理解對方。即便在意見不合的情況下,也要尊重對方,避免指責和抨擊。
善意的言語和行為,能夠化解矛盾,拉近彼此的距離。「善意」不僅是準則,更要讓我們的言語充滿愛與關懷變成日常的習慣。
所以,老美想要跟老共「通電話」,不得其門而入,因為毫無善意可言!
③重要:篩選信息,提升對話品質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話題。然而,並非所有的話題都值得我們去談論,除非你是那個領域的專家或達人。
例如:關於健康問題,我們都不是專業醫護或營養專業,不要把網上看到的訊息隨便分享給任何人!
再例如:投資理財。我們不是投資和理財方面的專家,就不要隨便給人相關的意見!
所以,在與任何人交流時,應該把握好言語的分寸,篩選出真正重要的信息,提升對話的品質。
我們應該把時間和精力投入到更有意義的事情上去。所以,重要的話題將使對話更具價值,讓我們在交流中不斷成長及獲益。
結語:不要胡說
要所有人都走在正道上,難!
別人可以不走正道,但我們不行,我們是正常的人,因為「正」常,沒有理由走邪門歪道。
總之,真實、善意、重要是語言交流的三大要素。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遵循這一原則,用真誠、善意的言語,提升對話的品質,促進人際關係的和諧。
除非你想讓世界大亂,否則:
沒把握的事,謹慎的說;沒發生的事,不要胡說;做不到的事,別亂說;傷害人的事,不能說;討厭的事,對事不對人的說;別人的事,小心的說;自己的事,聽聽自己的心怎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