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0116 早安 存錢 是為了走更遠的路 理財 是讓路變得好走939

爸媽留下的硬幣,花掉?存起來?

最後更新 2024-01-16 achi

再過幾天,不到一個月,就是農曆新年了。每年的春節都會回「家」過年,雖然老爸老媽兩尊老菩薩不在這個「家」了,我也會回「家」走走、看看、摸摸…。

有此一說:有老媽在的地方就是「家」,老媽不在,那個地方就成了「家鄉」。於是「返家過年」,與「返鄉過年」就有了差別,是情感上的、是血濃於水的層次與維度的不同。

當然,心情也會無意間起到微妙的變化。有些時候,會想,回「家」過年,不就是跟老爸老媽團聚。兩老都不在了,回「家」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是舊地重遊?還是緬懷過去?還是人不親土親的情懷在翻滾?

我經歷過三次搬家,也就是「家」在不同的地點先後停留過或長或短的時間。

四歲時,從長濱的三間村搬到太麻里的華源村(老師的宿舍),11歲又搬到台東市強國街(租屋),13歲搬到馬蘭現址(購屋),17歲就離開馬蘭的家,從軍(讀軍校、服役)去了。

嚴格說起來,這一輩子待在家的時間不長,但也跟父母「實際相處」了至少17年。自然,對這個「家」是有情感的,即使父母不在,今天依然如此。

所以,這個時候回「家」,就是舊地重遊、就是緬懷過去、就是人親也是土親!

剛好搭上總統大選的時機,回了「家」,也因為要過年了,趁機把「家」也整理了一下下。沒有很用力地整,但也費了不少心力。

之前也整過一次。這回是小整,把損壞或不堪用的洗衣機、水龍頭、灯炮給換新。也翻一翻兩老在世時使用的書桌,及櫃子裡老爸在世時用心整理的相冊……。

前次回家,從書桌裡整出一盤硬幣,多數是1元及5元,那是兩老遺(散)落在抽屜深處的某個角落,因為當時年紀大了,沒力氣(懶)去翻抽屜。

這件事,如今由我來做了。相片中看到的硬幣,只剩一半,其實,還有10元幣,被我拿去買水龍頭和灯炮。

看到一堆硬幣,就想到一些理財網紅、老師們在教人們存錢的方法,其中有「365存錢法」——一年後可以存下66795元。有「52週存錢法」——一年後可存下13780元。

別小看錢少,卻能用小錢加上時間的堆積,一年後就擁有一筆「大錢」。這個方法,可以讓人實現換購高檔手機、買機車、投資(存股)本金……之用。

基本上就是要耐得住性子,要慢、要等、要一步一腳印,要勤快。甚至要設定鬧鐘,提醒自己在固定時間存入某個數額的「錢」幣。

於是,我也有了想法,想把這些硬幣存起來,加上我的「加碼」,期待2025年一開始,至少就有13780的「零花」錢。

爸媽留下的硬幣,花掉?存起來?

花掉的,都用在這個老「家」了,剩下的就存起來吧!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