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0129 早安 內心如果平靜 外在就不會有風波948

再聊「要活也要靜」

最後更新 2024-01-29 achi

「要活也要靜」,不是想和「要活就要動」唱反調!從物理上來看「永動」這個現象,在地球上是不存在的。但「永靜」卻佔了絕大部分!「永靜」,講難聽一點,就是「死定」或灰飛煙滅,是「永遠不動」。

但這樣的「永靜」不是我們追求的對象!我們要的是在某個時段的「靜」!

地球上多數的「東西」是靜止不動的,例如土地、房屋、植物。你能想像如果這三樣「東西」都動了起來——土地自己會翻動(滾)、房屋自己會躺平或倒立、植物把根伸出地面走路……!我們還能活到現在嗎?

更精確的思考點在「陰陽調和」——平衡。人體會失去健康,是體內的任何一個器官或系統「失衡」造成了病變。

我們常聽到「自律神經失調」就是陰陽不調和——失去平衡了!也就是交感神經的收縮和副交感神經的放鬆功能不正常了,彼此起了衝突!

所以,會出現焦慮不安、憂鬱、失眠、嗜睡、疲倦感、記憶力下降、頭痛、頭暈、偏頭痛、頭腦昏沉、食慾不佳、腹脹、便祕、腹瀉、消化不良……。身體健康亮了黃燈或紅燈!

我們常聽到「血糖太高」,就是分泌胰島素的機能失靈了——失去平衡——就是陰陽不調和。

(按葉子老師的講法,胰島素分泌失調,元凶不是在胰臟出了問題,而是從大腦發出要平衡胰島素的「指令」在「神經」這條路上被阻斷了。)

(阻斷的原因是骨架不正,某一節的脊椎壓迫到神經…。把骨架回正,讓脊椎回到原本的位置——歸位,神經傳導就通了,胰臟收到指令,就能正常分泌胰島素,就不會有血糖上的問題或病變。)

不動,有什麼好處?太多了!最大的、最終的好處就是「得」。

這可以從兩千多年前《禮記.大學》裡的一段話找到答案: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知止⭢定⭢靜⭢安⭢慮⭢得

我們講「要活也要靜」只是活法裡的「中段」,源頭是「要活先要知止」!

什麼是「知止」,就是知道目標在哪裡。目標就是「邊界」,能力所及的範圍。

另外的說法,「止是止於至善,是你要去的地方。得,就是你抵達的目的地——那個地方。」

華杉這樣解釋:

人在成功之後,在征服欲的驅使下,會不斷拓寬自己的邊界,一直到失控為止。

我的哲學,就是絕對控制自己的邊界,這就是《大學》裡講「知止……定靜安慮得」的「知止」。

「健康」若是我們「要去的地方」——知止,接下來就是要「定」——立定志向非要健康不可。

然後才是我們講的「要活也要靜」。

靜,是靜心,心不妄動。於是很多「靜心」的功法就出現了:練習深呼吸、放下我執、禪坐、冥想、專注、集中意念、傾聽、斷捨離、降低物欲……學習睡個好覺。

這些都是心性上的修煉。

南懷瑾認為,一個人達到「靜定」的狀態,只需要做好2步:先讀懂「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然後空腹時打坐。

重點多在「靜」這個字上面下功夫,我們更能在「活」與「動」之中找回健康。

把心靜下來……,就像你在波平如鏡的湖上丟一顆石子,看著它濺出水花,然後看著一圈又一圈的漣漪向外擴去……,最後又回到波平如鏡。

這樣的感覺就是幸福吧!有動也有靜,人生便如此;身體健康也是如此。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