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0307 最高級的合夥,是獨立靈魂的量子糾纏 永恆律動中尋找平衡989

在愛的廢墟上重建自我:一個婚姻CEO的破產筆記…

最後更新 2025-03-07 achi

歷經29年,我的婚姻生活半途而廢,至今廢了近8年!所以,我常用「孤家寡人」形容自己當前的處境。如果經營婚姻是在經營一家公司,很顯然,我把公司給經營到關門大吉;換句話說,我是一個婚姻敗將!

這算是老天給我鞭辟入裡的人生教訓,但總認為老天有點無情!那些過往讓婚姻失敗的「劫」,我沒有把它化解,說來也是自己太大意!

這八年的反省,被一篇文章給毒(讀)醒,才恍然大悟,但為時已晚。是「省」或「醒」對已經倒閉的「公司」,再也沒有什麼起死回生的念頭——孤家寡人的生活蠻好的,很是愜意。

但可以把讀到的心得整理出來,給你(不管未婚或已婚)參考。希望能避開雷區,好好經營你的婚姻,就像經營「公司」一樣,不能成為股票上市公司,至少是體質健全的事業體!

有幾個重點要做:

  1. 別被關係(不同角色)掩蓋了「做你自己」;
  2. 把經營婚姻當成經營合夥公司;
  3. 建立觀念:婚姻再大,也大不過你的主動權或選擇權;
  4. 婚姻是一場修行!

那些年我總把婚姻當作永不沉沒的泰坦尼克號,直到冰山將船體撞出四個致命裂痕,才驚覺救生艇早被無知、漫不經心與慣性所鏽蝕。

這八年獨居時光,我像破產公司的CEO在廢墟裡複盤報表,發現上述四個關鍵正是婚姻企業最常忽略的《生存守則》。

婚姻的崩塌往往始於「自我溶解」。我曾以為犧牲部份個人誌趣、壓抑需求是維繫關係的代價,卻不知這種「討好式經營」,如同公司盲目讓渡核心資產。

健康的婚姻應是兩個獨立個體的共振,而非單方面的委曲求全。

我曾放棄過寫作的愛好迎合伴侶的實用主義(做生意),把收入中的絕大部份(資金)支持她喜歡做的事,但沒有關心生意的好壞,最後失去靈魂支點,反而讓關係陷入枯竭。

哈佛商學院追蹤200對夫妻發現,每天存入5次「情感貨幣」(讚美、擁抱、傾聽)的伴侶,離婚率比對照組低73%。

講白的,就是要建立清晰的「股東協議」:明確情緒勞動分工,設立年度滿意度審計,預留15%的獨立發展基金——就像Google允許員工用20%時間發展副項目——情感銀行帳戶遠比財務帳戶重要。

在八年的婚姻廢墟中渡日,讓我體悟:婚姻只是人生版圖中的一個事業部,不該為此賭上全部生存權。當年為挽救關係,我容忍冷暴力,試圖用「All in」來經營,反而加速了系統崩潰。

真正的主動權在於「永遠保留『破產重組』的勇氣」。就像企業轉型需要斷臂求生,當婚姻成為吞噬生命能量的黑洞時,及時停損(金錢管理)才是最高級的經營智慧。

健康的婚姻需要保留「黃金股否決權」,當觸及核心價值時,要有重新談判條款的勇氣,就像歐盟28國既共享貨幣又保留邊境控制權。我曾像被收購的子公司一樣交出所有決策權,直到失去重組能力——在婚姻市場敗下陣來。

婚姻的終極修練在於「對抗熵( ㄕㄤ )增」。那些未被化解的「劫」,本質都是熵值累積:懶得溝通的惰性、迴避衝突的怯懦、習慣性指責的路徑依賴……我們總期待對方先改變,卻忘了修行永遠是自我的功課。

愛情和婚姻是兩碼事,
愛情中可以義無反顧去愛一個人,
不計較時間成本和精力,
但婚姻裡需要的是互相滋養、互相包容,
尊重對方的選擇。
——陳默

陳默說得極好:「兩個人走到一塊,要更多的看到對方的優點,彼此相濡以沫,也能放浪於江湖,一起看看這大千世界,在落日下相擁,在現實裡賺足荷包,才更有底氣去生活,任何時候都不要忘了做自己,因為悅己者,自成山海。」

如今我學會將破碎的婚戒視為曼陀羅,每一道裂痕都是覺醒的刻痕,提醒我在未來的關係中(若有的話)實踐「動態平衡」:既不全然依附,也不絕對疏離,如同陰陽雙魚般保持獨立又交融的能量場。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