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0305 與自然共處,而非對抗;在陰暗中尋光,而非執著於天晴895

驚蟄:學會在雨幕中看見閃電的詩意!

最後更新 2025-03-05 achi

這幾天陰雨綿綿,有時會伴著驚天轟雷,突然風雨大作,江河問我:「你有用水噴洗二樓浴室的紗窗嗎?」我說:「沒有呀,可能是外面的雨打進來的!」他有點懷疑:「那…風雨也太大了吧!」

前兩天半夜被雷聲炸醒時,我就知道今年春天不簡單。週二凌晨(半夜)的響雷尤其大聲,真的是「驚蟄」節氣在打怪嗎?!好友昨天line訊息給我:

今天 (3月4日) 清晨4點左右,
雷聲大作,閃電交加;暴雨驟降,天地嘶鳴。
足見世道雖微,然春雷乍響,天道猶存。

客家俗諺:
「驚蟄未過雷先鳴,陰陰啞啞到清明。」
「未到驚蟄雷先叫,四十九日暗天打。」
「未驚蟄打雷,會四十九日烏。」
「雷打驚蟄前,百日不開天。」
因此今年可能春雨綿綿,持續潮濕兩個月。

# 今天3月4日,明天3月5日是驚蟄。

「持續潮濕兩個月」這句讓我擔了個心,也確實,這幾天晾曬的衣服總是濕濕涼涼的,很不是滋味。不管天候如何變化,是雨?或晴?把自己的心情搞定,活出清爽,才有機會把霉運轉成財運!

以上天候的描述是在竹南這個小鎮發生的事,你那裡如何?只有你自己明白。但千百年來祖先在天候上留給我們的智慧結晶,總是特別靈驗,相信,就會有奇跡出現。

除濕、防潮肯定成了這個春天重要的功課。怎麼做?自己上網去找,一堆!「除濕機」是基本配備,偏方不妨一試,這些「實務」不難做到。最難的是「心情的防潮」、「心靈的除濕」。

此刻望向窗外,雨絲依舊縈繞著遠山,也飄向店的騎樓,一部分掛在紗門。彷彿天地間拉開了一張不很透明的網。

但我知道,在這張網裡,有人撐著傘繼續前行,有人在屋簷下等待天晴;肯定有人,已經學會在雨中綻放屬於自己的彩虹。

我突然明白,所謂「心情的防潮」,從來不是要把陰雨趕走,而是學會在雨幕中看見閃電的詩意,在潮濕裡聞到泥土的呼吸。

祖先說的「與濕氣共生」,或許就像一株蘭花——不必執著驅趕每一滴雨水,而是學會在潮潤中調整呼吸的節奏。

那些晾不乾的衣物、擦不盡的水痕、散不去的霉味,或許都是時光醞釀的引子,等待某天在記憶裡發酵成琥珀色的光。

這就是祖先留下的真正智慧 —— 與自然共處,而非對抗;在陰暗中尋光,而非執著於天晴。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