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農曆12月24日,在傳統習俗上稱為「送神日」。以下是關於送神日的知識,我從永貞宮的日曆上抄錄跟你分享…
送神日
農暦十二月廿四日為一般俗稱之「清黗」(清塵)也是送神日,一般家庭在此日全面大掃除。
「送神」意謂將家中所供奉諸神送回天庭述職。中國大陸送神是送灶王爺,但台灣地區的送神儀式則是恭送所有神祇,灶君只是其中之一而已。
傳說灶神是玉帝派至每一個家庭之家神,每年此日灶神牽帶諸神昇天,稟報玉帝每一家庭一年來之功過,各家一早供奉牲醴、焚紙馬,以供神明騎用。
供品中用甜圓子,祀後將甜圓子黏上灶君的嘴,使口中生甜,會向玉帝說好話。
此風俗由來已久,至宋朝而大盛,送神後舉行「清黗」,意即大掃除。
因諸神神位平日不便輕易移動及清潔,以免觸犯,乃於諸神昇天後因已無禁忌,故於此時舉行大掃除,除一切晦氣。
諸神回天庭述職,故玉帝又於廿五日派「天神」下降,巡視人間。一般寺廟會在清黗這天對内部做一大清掃,但不送神,否則依民間說法,到大年初四才接神,那過年這段期間,寺廟就無神可拜了。
送神是以各家家庭中之灶神為主,各戶在送灶神後,就較無禁忌了。
與送神有關的議題:請神容易,送神難!
這個議題有很多版本的民間傳說。大意是某些人在生活、工作、家庭、財務、感情上出現難題,解決的途徑之一就是問神,求神給個指示,希望能逢凶化吉、化險為夷,或讓運勢轉順轉好。
甚至有些人會把信仰的神祇請回家中供奉祭拜(請神),以為如此讓神明天天就在身邊,可保無憂無慮,但裡面有一些「學問」,若沒搞清楚或是「亂搞」,招來的恐怕是惡夢。
人們之所以「請神」,總是希望透過神靈的力量來解決問題。這種行為背後所體現的信仰與精神,原本就是一個長期的修行過程,不是一時的心血來潮。
透過長期的修行(或學習),去了解自己和周圍世界的關係,從中體悟神靈存在的價值和力量,並與神靈建立堅固的聯繫和信仰。
如果不在這個基礎上把神請回家中,這樣的請神行為就只是形式上的虛無,久了,就意興闌珊,置神靈(神像)於不顧,不再天天燒香祭拜,任其蒙上灰塵,等到問題再爆發時,通常會出現「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的窘態。
「送神」有兩層意思,一個是今天送神回天庭述職,另一個就是不再需要神的幫助,把祂請出家裡。這有一定程度的禮儀規範。但這意味著把神利用够了,有一腳踢開的不敬!若是這樣,事情大條了!
我們要意識到,不是神像不在家裡,事情就結束了。如果你沒有好好和神靈溝通,得到神靈的同意,就把祂請出門,就算神像不在你家,有些事情是不會結束的。
總之,在請神回家之前一定要三思,要是沒有供奉的條件或能力,就不要奉請,否則請來之後不能如法供奉,恐會破財敗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