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0107 早安 緩慢意味著你掌控自己的生活節奏 你可以決定要走多快 卡洛‧佩特里尼956

擁抱幸福的秘訣——慢慢來

最後更新 2025-01-07 achi

昨天聊到老年人如何防範跌倒、摔跤的生活重點。除了藉助外物來防滑或防跌,上了年紀的人還有一個防止滑跤的優勢——老態龍鍾!

老人,給大家的印象不是老態龍鍾,就是行動遲緩,其實,這樣的「緩」與「慢」,對老人是好的!甚至,我認為,這是老天給老人最好的暮年禮物!

慢才安全,慢才舒服,慢才穩重,慢才無憂,慢才能行遠走久。可以說,「慢活主義——慢慢來」是人生下半場最好的策略。

木心寫的《從前慢》這首詩,裡面這段很有感:

從前的日色變慢。
車,馬,郵件都慢。
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寫的是我們這個年紀小時候的「那個年代」的「自然慢」。沒有手機、電視只有三台(台視、中視、華視)、沒有高鐵、沒有麥當勞、只有腳踏車、買不起的摩托車…。

那時,我們過著「很慢」的日子,也是舒心愉快。甚至談戀愛也很慢,一天一封情書,也要等上兩三天才能收到情人的情話綿綿,但就是愉悅暖心。

如今,戰爭現場都可以直播;汽車講究0到100公尺以秒計;速食文化當道;手機就可以幾秒內把錢轉帳給某人。

現如今「車、馬、郵件都快,一生可以愛好幾個人,一個換過一個!」

在如此一切講求速度的年代,「慢活主義」的提倡,似乎給世人一個喘息的解方。

不過出現了反諷的事。《慢活》一書作者卡爾歐諾黑說,現代人都想知道要放慢速度,然而,「他們卻只想要知道如何超快速的放慢速度。」

「超快速的放慢速度」不就是「緊急煞車」!?急煞的風險就是打滑、翻車!還是用正常程序放慢速度吧!更安全的做法是,一開始就用「限速」來面對任何事物,遇到意外出現,就能「很快放慢」!

大家不都在說「事緩則圓」嗎?這就是在講求速度的時代,求取皆大歡喜最好的策略——慢,越慢越安全,越慢越圓滿。

星雲大師說:慢慢來……

慢工可以養藝、慢步可以養生、慢言可以養量、慢活可以養壽。

這些的「慢」,是一種生活態度和取捨。慢下來的另一個好處,能讓我們更從容淡定地發覺事物的深度、廣度與高度。從中學到珍惜、享受,增進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自己的關係。

慢慢來的慢不是慵懶,而是一種心態,一種細緻和浪漫。可以更有效率、更優雅地應對世界。它會讓我們更接近幸福。

慢活也像修行,更像諸葛亮說的:「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只有慢才能看淡(清)世俗的名利;只有慢才能找到「寧靜」,去實現遠大的目標。

所以,從今天起,遠離快餐吧!慢慢地吃,慢慢地行,靜靜地聆聽,用心地愛。如此,幸福真的會像花一樣開放——做一個幸福的人。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