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更新 2024-12-25 achi
我,獨來獨往七年多了!習慣一個人獨處的日子,蠻好的!只是海口的鄰居總認為我一個人守著店,肯定會無聊!所以,江大哥、A妹、陳大姐……,都會來店裡,藉(假裝)買飲料,跟我多聊幾句。
有時候,另一位張大姐會請我當司機,載她去寶山買佛具用品,「妳老公不是換了新車嗎?」她回答:「現在年紀大了,視力不好、腿也不好使……。啊…就你人好,咖好逗陣啦!」
有時候張大姐會么喝幾位鄰居,去附近的廟寺拜拜,讓我當司機。「不要老是一個人窩在店裡,也沒有週休二日,這是為哪樁啊?」一整車像是鳥籠,吱吱喳喳叫個不停!
對於這些不讓我「孤獨無聊」的哥姐們,我是心存感激的。也從善如流,就一起「去外面走走」。不過,到頭來,我還是得一個人獨處。
以上這些經驗,都是在咖啡店收起來之前發生的事。現如今,沒做生意了,要煩心的事,突然變少了,起初有點不適應,但很快就「習慣成自然」,自己獨處的時間更多。能做的事可以安排上了!
周國平說:「獨處是靈魂生長的必要空間,學會獨處,就是學會如何讓自己安住於當下。」
我的獨處是「邊學邊做」的,說露骨一點,就是自找的,怨不得別人。真的如周國平說的,「讓自己安住於當下」便是學會獨處的開始。
對我來說,安住當下也是一種修練,要從喧囂、人情世故中抽離,得花多少功夫啊?就當它是修行——向內看自己,改變自己,把今天的自己變得比昨天好一點點、健康一點。
我開車往返台東,在屏鵝公路、南迴公路,看到不只一位步行環島的行者,他們都是一個人背著行囊、踽踽獨行在公路上。很想問他們:不累嗎?不孤獨嗎?你要去哪裡?
或許他們也在踽踽獨行之中,想要修練出自己訂出的人生目標?!
曾經分享過,目前的生活重點就把健康擺在第一順位,每天至少花3個小時在練功和太赫茲吹調身體。有江河同學在時,三餐就由他掌理。這一個月,就得由我自己一個人全權負責,花掉的時間就增多了。
這幾件事情都是健康的支柱。想到這裡,心裡就不覺孤獨。反而會認為這樣的獨處很有價值,並且意義非凡。
有時我會想到,中國空間站上面的宇航員被關在太空中半年,不孤獨嗎?他們每天可忙得很啊!我在地面,除了屋裡,還有其他地方可以去呀——自己一個人孤獨地去…。
時台明說,人生最大的的幸福就是有人可愛、有事可做、有夢可想。這些,我曾經都不缺。活到領了敬老證的年紀,就把「有事可做」給守住,就能守住幸福!
佛說:「人在世間,愛欲之中,獨生獨死,獨去獨來。」佛是真知灼見!還是安住於當下比較實在。
這是我現在的體悟:越來越享受一個人的時光,並能毫不費力地把一個人的生活安排得很充實的時候,就覺得非常自由自在。
我始終相信,真正的強大,都是從獨來獨往開始的。守住健康——於是有事可做(或練功、或料理、或吹太赫茲……),就守住了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