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更新 2024-12-04 achi
雖然有手(環)錶可以看今天的日期、有手機的萬年曆APP可以看更詳細的「今天」,但還是習慣一大早撕日曆,並且看看日曆上的每個字,就覺得今天會踏實地過,今天會希望無窮、好運連連。
撕日曆的習慣,源自先父,那是跟父親生活在一起的耳濡目染。老爸總是一大早起床先撕去昨天的那一張;有時候,會提前在當晚睡前,先把今天給撕去,明早起床就能看到「今天」是幾日星期幾。
早期,先父還在世的時候,科技沒那麼先進,沒有手機或日曆APP,最方便知道今天是何年何月何日禮拜幾,日曆是最直觀的工具,一天撕一張,撕久了就習慣了撕的動作——不撕手會發癢!?
我看在眼裡,好像撕日曆也是自己的習慣!移居到海口,這裡的鄰居都會送月曆或日曆,多數都是宮廟印贈的,有白沙屯媽祖廟(年曆)、有后厝龍鳳宮(日曆),也有大甲鎮瀾宮(日曆)。
於是,我就「傳承」先父的習慣,每天撕日曆。今天撕去了113年(2024年)12月3日,原來厚厚365張一大本日曆,只剩薄薄的20多張,不免慨嘆,時間在過,真的超快,一年又要沒了!
翻看了剩下的幾張日曆,「冬至」就在21日。過後就要跨年,再來就要撕2025年的日曆。
得知我喜歡撕日曆,昨天,朋友送來用塑膠膜包裝的2025年日曆,是頭份永貞宮印贈的。朋友就住那宮附近,說:「這還真不好拿到耶!印製成本太高了……。」
看來,明年這本日曆要「珍惜地撕」,朋友建議,撕下的日曆紙張要廢物利用,可以折成小垃圾筒(袋),或直接舖在桌上,用餐時可以裝菜渣或魚骨頭,再做後續處理。
把廢紙或廣告傳單折成方形垃圾筒(袋)來盛裝菜渣或小垃圾,是很多家庭都會的小妙招。不過,店裡一天一張(加上廣告傳單極少),肯定不夠三餐折來用。
還是江河同學聰明,用空的碗盤,既美觀還能重覆使用,用餐時,桌面就能保持整潔。
話說回來,還是偏好把撕日曆當做一天的起始儀式,「撕」甚至是有「斷捨離」的儀式感——撕掉舊日,揭開新的好時光!
這種感覺好像收到物流送來的新買的手機或手錶,要來「開箱」一下,打開最後一層包裝,看到新品會有驚喜和歡愉。
其實,撕掉昨天的日曆,不只撕去昨天的煩惱和不愉快—— 跟所有的煩惱、倒霉說拜拜;更且是把嶄新的今日提上心頭——跟所有的、朝著自己奔來的快樂、幸運說嗨,妳來啦…歡迎、請進!
人生沒有過不去的坎,再困難,都會過去。如果你有撕日曆的習慣,在撕下昨天的瞬間,會對昨天說聲謝謝,感謝昨天的遇見讓我長智慧…。並且再用感恩的心情,打開今日的新局面。
原來「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不只是詩,也是實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