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1129 早安 或許 最美的事不是留住時光 而是留住記憶 但願 時光 如初見985

有了記錄,便有了回憶,這讓我們明白曾經從哪裡來,知道要往哪裡去!

最後更新 2024-11-29 achi

我開始玩臉書貼的第一張圖片是自己的大頭照(臉部特寫),時間在2010年4月11日,畫質不怎麼好,有被馬賽克。不知是臉書馬我?還是我自己賽克自己?(想不起來!)

2024 1129 記憶2 臉書第一張大頭照
第一次使用臉書的大頭照。

而且,這張貼圖,沒有任何文字說明,不曉得當年為什麼會貼這張圖片?現在回想起來,有點荒唐的感覺。

「正式」在上面貼圖貼文或貼影片,是在八個月後的2010年12月5日( https://reurl.cc/O5kkA7 )。當初用什麼手機拍的影片,已不可考,畫質太兩光了!跟今日相比,十萬八千里!

當年並不怎麼熱衷在這個社交平台,只是偶而做簡單的記錄,但這樣的記錄方式有點草率。甚至連自己都想不起來,那時的當下為何去到公園看疾駛的火車?

當年的想法很簡單,就留下記錄,只給自己看,沒想到今天會想不起來「為何去到公園看火車」!朋友或誰看或不看,就沒那麼重要了。

但時隔14年,今天的觀念被改動了!既是公開的記錄,不只給自己看,也要給任何人看,並且要看懂在記錄什麼。

現年40歲的牛哥,他的記錄方式,我蠻喜歡的。這位年輕的投資理財達人對生活的體驗感受很深刻,記錄的方式有他的一套。我自己的方式與他的記錄方式相對照,自歎不如。他說:

關於牛哥的臉書就是 #記錄生活
#偶爾聊聊淦話有益身體健康。
#常常聊聊淦話有益認識益友。

「記錄生活」才是重中之重。每天記錄一點,長期累積下來,是一筆很可觀的「人生資產」——要用的時候(查找資料或寫回憶錄),可以取之不盡,垂手可得。

就像他在推廣的、助人的「長期投資」——存股一樣,時間滾出來的「複利」就是一筆驚人的資產,它會帶給你精彩的人生——全靠「記錄生活」。

做記錄,是方便「回憶」。超過一甲子的年紀了,記憶力正漸漸地、緩慢地減退,我就「強制」或「不許」腦袋有這種衰退的「症頭」快速出現(此時才覺「慢活」太有哲理了),於是天天做記錄。

我做得最完整的「記錄」,是練功(猿猴式原地超慢跑)當下的各種狀況、感想,以及心裡想要的結果。

這些記錄不會出現在臉書上面,它們是在某個雲端筆記裡。只給自己看的,將來,或許也給「後人」看——看看這位叫老周的人是如何堅持天天練功,還勤做記錄的!

對我來說,回憶是生命的一部分。因為生命是一分一秒堆砌延續而成的,享受當下的每一分每一秒就是在給自己積攢回憶。而記錄這些當下,是在為生命留一脈馨香。回頭聞香,會心曠神怡。

例如,20年前去過巴黎,就因為7年後把當年的照片留在臉書裡,回頭聞香時,就有了在巴黎鐵塔、羅浮宮覽勝的絕美心情,會心一笑,笑滿意了,翻篇!

都說要放下過去,保握當下,才能迎接美好的未來!過去是該放下的,怎麼放?放哪裡?最好的地方就是任何可以做記錄的平台。但要知道要如何去打開記錄就好。

有了記錄,便有了回憶,這讓我們明白曾經從哪裡來,知道要往哪裡去!

或許,最美的事不是留住時光,而是留住記憶,記錄每個當下,就像跟一個心儀的對象初識那樣的感覺,或一顰一笑,或一滴淚水…,便是最懷念的故事。但願,時光,如初見。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