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更新 2024-11-17 achi
我和江河同學每天都會量血壓或體重,藉以「監控」自己的健康狀態,尤其在血壓方面,我們都很在乎。
這三個多月來,在不吃降壓藥之下,我的血壓已能維持在「正常」的數值狀態,每天都滿心歡喜。之前有分享過,收縮壓約在113到130,舒張壓大概是71到85,脈拍則在65到80之間。
江河同學就問:「你以前的血壓不是很高有在吃降壓藥?現在那麼低(正常),應該跟練功(猿猴式原地超慢跑)有很大的關係……。」
我說,當然跟練功有關,但不是全部,還有其他多方面的相關因素共同促成的。
世界衛生組織曾經發布一項報告,說明決定健康的各種因素所佔的權重,遺傳因素佔15%,社會條件佔10%,醫療條件只佔8%,自然環境的影響佔7%,生活方式則佔了60%。
獲取健康並守住健康,並不是單方面的某個條件造成的!同樣的道理,從不正常的血壓回復到正常值,促成的因素一定也有各方面不同的權重比例。
我的血壓會升高,要追溯到2003年(民國92年)退役前幾個月的「校官體檢」,當時血壓值「超標」很多,沒記錯的話,收縮壓超過150,舒張壓超過92,當年才45歲。
回想起來,在大直工作的一年多,生活作息沒有管理很好,不太喜歡「大餐廳」的菜色,會到大直街上買重鹽重油的「外食」充飢,也因為熬夜、擔心工作沒做好…,於是血壓升了起來。
加上退役後不正常的「生活方式」,諸如繼續熬夜、飲食不忌口亂吃、擔心父母健康、為錢煩惱(情緒不穩)……。如此日積月累,終於釀成「小中風」,住院一個星期,從此要長期吃降血壓處方藥。
為了不想被處方藥綁一輩子,試了很多自以為是的「方法」,例如,吃各種保健食品(葉黃素、靈芝、水素水、益生菌、維他命…),游泳、散步、練平甩功等等,但血壓總是在偏高的邊界徘徊,未見起色。
一直以為是腎結石有很大的影響,於是去年「想通了」,花一個月的時間讓醫師把石頭處理掉並追踨後續,也沒見血壓數值有何讓人滿意的結果。還時不時給你頭痛一下或痛個兩天。
過去這六年多,固定時間要到醫院去拿處方藥,煩啊!去年聽了江河同學的推薦,狠下心來練了葉子老師的超慢跑,對此寄予厚望,但血壓依然居高不下,偶而降一下,但高興一下,又回到煩的狀態。
或許老天有安排吧?!自從江河同學來海口之後,飲食上起了很大的變化,加上彼此的鼓勵或「監督」,晚上都早早上床休息、保持正能量心態、把感恩常掛嘴上…,三、四個月之後,血壓降了下來!
認真檢討起來,就是世界衛生組織健康權重的體現:生活方式佔60% = 情緒+飲食+鍛煉,這些因素都是由自己決定,不是由醫生決定(吃藥)!
關於情緒,大前天、前天、昨天聊過了,這裡不再贅述。我很在乎情緒的自由——始終保持自己內心的平靜,不受外在的影響。如此情緒上的獨立與自由,多麼刻骨銘心,好爽快啊!
飲食的改變,我認為佔了很大的比重,尤其早餐的「綜合豆漿」,至少有六種「雜糧」。三餐都有各類水菓(先吃完再動筷子吃飯)、改用猪油料理三餐、蔬菜肉類均衡搭配。
江河同學一個觀念,我很認同:人生不吃好一點,好像對不起辛苦賺來的錢,也對不起長在臉上的嘴、體內的腸胃…!
這些飲食的調整,使各種營養都能顧到,讓身體裡的細胞吃到了頂級的享受,於是「細胞」給了我最溫柔的回饋——讓你越來越有精神——血壓平衡了起來。
更特別的是,有太赫茲能量的「入列」,在熱的能量加持之下,六百兆細胞又多了頂級的享受,像是每天泡溫泉那樣的舒心暢快,哪有不健康的道理?
不妨想一下,從降臨世界那一天開始,老天就給了我們平穩的血壓,為什麼上了年紀,有些人的血壓就飆高不正常?維持正常血壓(更確切的講應是平衡穩定),從來不是靠處方箋定江山!
總的來說,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中、最好的醫師是自己。我們要明白的是,所有的疾病都是自己養出來的!掌握了自己的生活,給身體提供足夠的能量,就能讓生活品質變得更好——健康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