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1114 早安 市場投資需要完全的理性 我卻陷入了情緒上的波動 最終導致決策失誤 巴菲特989

健康源自穩定的情緒,投資及賺錢也是!

最後更新 2024-11-14 achi

中國大陸知名的中醫博士羅大倫對一個罹患四期癌症病患做診斷,說出病因:

身體90%的病痛,都和被刻意壓抑的情緒有關。
很多大病包括癌症,都是長時間的情感壓抑導致的,
你的病,就是被自己活生生憋出來的。
如果不是自己把什麼都憋在心裡,你壓根就沾不上這樣的厄運(罹患四期癌症)。

可見情緒對身體健康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我們對「情緒」的粗淺理解等同於「脾氣」,通常是對當下的遇見所表現出來的心境或感受,可能是愉快,也可能是憤怒的、恐懼的、驚慌的……,更有可能「無感」。

這些反應會讓人做出某種正確或錯誤的決策,並改變當下的「遇見」成為皆大歡喜,或是犯了眾怒,有些人會自責,把自己逼上情緒的死胡同!

這是最差的「壓抑情緒」,表面上看來對當下的遇見沒有反應,好像若無其事,其實是「暗潮洶湧」——內在的生理和理智運作亂了套。

這就是羅大倫博士說的「情感壓抑」或「憋在心裡」。它就像壓力鍋,當內部壓力超出「外殼」的承受力,便會爆破,與壓力鍋同歸於盡——導至厄運。病就是「長期的憋」造成的!

所以,適時適當地「發洩脾氣」有其必要,但不是對著任何人破口大罵或拳打腳踢;而是緩緩地洩氣。最好的方法,就是自我檢討或反省,把它寫下來或說出來。

這一點,巴菲特的做法可以學一學:

巴菲特在2021年致股東的公開信中,坦承自己犯下的投資錯誤(情緒上的衝動)以致損失了110億美元,他說市場投資需要完全的理性,「我卻陷入了情緒上的波動,最終導致決策失誤。」

對巴菲特來說,沒有控管好情緒是賺錢最大的障礙。對任何人,何嘗不是如此?有些人明明很努力,卻賺不到錢?因為「做了太多跟賺錢無關的事」!

哪些事?不是瞎忙做些無關痛癢的事,就是被各種瑣屑的事物給纏住進而鬧情緒,精力被分散,能量被消耗,最終沒幹成一件事,徒呼負負!

可見,情緒不僅影響健康,更左右了錢包的鼓漲與乾扁——好情緒讓你賺到並存到錢,壞情緒讓你賠錢欠錢!

想把財富放進口袋,並且守好口袋——富三代,我們要及時清除負面的情緒,同時保持理智與清醒。

備受推崇的周冠男教授,寫了一本書《長期買進:財金教授周冠男的42堂自制力投資課》,在最後一堂課「請保持留在市場裡的自制力」,開篇便說:

由於各種人性弱點及行為偏誤,
人類決策並非完全理性,
通常都有缺乏自制力的現象。

「人性弱點」、「非理性決策」、「缺乏自制力」,指的就是「情緒控管」的能力。

多數人很容易被「市場」任何風吹草動影響心理的穩定度,加上偏誤的認知,在波動的情緒中做出自以為是的投資決策,反而賠更多!

在中國大陸既是作家又是醫師的余華說:「很多人覺得自己好像已經走投無路了,其實你可能是情緒進入了死胡同,而不是你的人生進入了死胡同。」

所以,健康源自穩定的情緒,投資及賺錢也是!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