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1018 早安 陰陽調和日月輪光走十二時眾生興旺 南北通透東西寬敞度廿四節全家安康834

陰陽調和肯定是養生之道

最後更新 2024-10-18 achi

昨晚我在收攤下架的咖啡店對面的「仁德公園」拍了農曆9月15的月亮,沒有雲的遮蔽,月圓又亮。分享到臉書,幾位好友拿圖片裡的「圓」作文章,好玩,很好玩,卻有些道理。

2024 1018 農曆九月15的月亮 海口仁德公園 11 659
農曆九月15的月亮,與地面的各式圓物相輝映!

我在說圓圓的月亮,朋友們卻岔開話題,把照片裡圓形的東西如OK的O、圓形的路標、圓形的紅綠燈……,拿來說三道四,大家都在看不同的圓,各有各的理解,挺有意思的,也都有道理。

還是從「圓月」聊起吧……

在我們生活的這個星系裡,月亮和太陽是分不開的,例如我們常說「日月如梭」、「日月輪轉」、「日積月累」、「肩挑日月」……

蔡志忠說:

積極的人像太陽,照到哪裡哪裡亮;
消極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樣。

意思是「反過來思考,你將如獲新生」!我們要學學太陽,永遠都是亮的,不分哪年哪月哪日,要永保積極進取的心,去築夢圓夢。不要學月亮,初一亮一點點,十五才全亮,三天曬網,一天捕魚!

把太陽和月亮拿來相提並論,是咱老祖先的生活智慧,是陰(月亮)陽(日——太陽)調和讓這個世界(地球)能正常運轉幾億年。

從宇宙的角度來看,這億萬年的日月運行,幾乎就是「永動機」的概念,我們很難想像,有一天太陽和月亮之間不再和諧運轉,甚至月亮「飄」到另一個星系,獨留太陽孤獨的日升日落,會是何種景象?

這種想像恐怕是多此一舉。頂多,會有「日食」或「月食」的天文異象出現,但很快就過去了,如曇花一現,終究回到日照白晝、月映黑夜的「正常」狀態——是人間最光明又浪漫的事。

但更重要的是在月及日的陰陽調和之下,我們才能生活在這片生機盎然的大地上。陰陽之事可大也可小——萬事萬物皆有陰陽,人也有陰陽。

《黃帝內經》說:「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這是咱們先祖研究日月之後,得到的真理:「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

也就是說,陰陽在人體既可以描述組織結構(如背為陽,腹為陰;頭部為陽,足部為陰;六腑為陽,五臟為陰;五臟中心、肝為陽,肺、脾、腎為陰);又可描述生理功能狀態——人體正常狀態的維持,靠的是臟腑陰陽的協調。

所以,在練功時,葉子老師要大家做「握拳放」的動作,放——陽,握——陰,跑步時,當手擺至前方時「放——五指伸直——是為陽」,手肘向後擺到底時,握拳是為陰。

這樣反覆的陰陽轉換,會刺激人體上半身臟腑陰陽的協調,於是人體就往健康靠攏。

幾千年來,我們華夏民族習慣於「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步調,講明白一點,就是白天工作,晚上休息的意思。

但如今工業社會、數位時代之下,日夜不分,陰陽之間亂了套,於是文明帶來了「文明病——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阿茲海默病、動脈硬化、惡性腫瘤、肝硬化、中風、肥胖症……等。」

若不想染上或患上文明病,肯定要回歸「原始」,讓陰陽調合,過著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正常」生活。

也就是我們的生理時鐘要跟著太陽和月亮的腳步來走,更注重身體的陰陽平衡,才能保持身心健康。說到底,陰陽調和肯定是養生之道。

至於月圓或物圓…就看你怎麼解釋了,高興就好、快樂就好、健康才好!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