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更新 2024-09-19 achi
這三個多星期來,在排尿時,「沒事」就會排出幾粒「砂」。我很清楚,這些「砂」是泌尿科醫師沒幫我清乾淨留下的石頭。但,肯定是我努力「動用」某種機制之下,把石頭裂解成「砂」排出體外。
排砂這件事,對我來講,確實是喜事。腎裡的砂子一天一天地少,於是漸漸「無砂一身輕」,就覺得整個人神輕氣爽。
醫師沒有針對我身上的結石去化驗找到結石的成分及原因,不過,回診走出診間之前,總是聽到:「回去之後,平常要多喝水,至少2千西西以上,一定要喝水……」。
這個多喝水,我也知道啊!不過,很難做到!多數時候坐在電腦桌前,不覺口渴,是不會喝水的,很多人都有這種「惡習」,甚至玩電腦會養成憋尿的習慣。我這樣堅持十幾年,終於讓腎裡長出石頭來!
於是,去年九月,逼不得已,去見了台中榮總泌尿科醫師,經歷像是生死關的兩次折騰,石頭給清掉98%,還有埋在深處的,內視鏡勾不到,醫師選擇放棄。所以,他才說,回家後要多喝水。
多喝水,或許能幫助把石頭排出體外!大家都這麼想,是吧?醫師也不例外。
唯一要讓自己多喝水的方法,就是多流汗,大量流汗之後,生理的自然反應就會想喝水。
如何大量流汗?運動唄!或用某些其他方法讓身體熱起來,例如泡溫泉、泡腳、待在蒸氣室……,熱了就會排汗。
所以,我最先是選擇練功(在室內即可練),練「猿猴式原地超慢跑」,這是江河同學強力的推薦。他說了一堆的理由,先說服自己,練了四、五個月,有效果之後,才推薦我練這套功法。
記得剛開始練的時候,也沒流幾滴汗,現在回想起來,一是「心法」不對,二是姿勢還需要調整到老師講的標準。
練了百日之後,才有「飆汗」的出現。但那時,對老師講的「收功、雙手托天理三焦,還會讓你再飆一次汗」有很大的期待,因為怎麼練收功那幾招,汗就是飆不出來。
但,終有練成的一天。從六月到現在,幾乎在「收功」時,一定再飆汗一次。終於「練成」的喜悅,就像飆到地板的汗水那樣,撞擊出鏗鏘有力的水滴聲!
汗一流多了,身體的反應自然會想多喝一點水,現在一天的飲水量接近3千西西,甚至有時還超過。
當然,不只練功一途,可以大量流汗,從而補充水份。自從今年四月把太赫茲能量吹風機列入每天健身的行列之後,也因為「太赫茲光波」熱能的加持,讓骨頭發熱,汗水也排得不少。
別小看一支太赫茲能量吹風機,不明究裡的人會瞠目結舌說:「阿娘喂…架尼貴牙買ㄟ瑞!」(這麼貴!不如買一支千百來塊的吹風機……)。這是「不知者無罪」,就不予評論。
我通常在沐浴後就寢前,會用太赫茲吹風機吹調身體一個小時,其中腰(腎)部就佔了10分鐘。長期下來,這幾週,就寢前都要先尿尿一下,才會安然入睡。但這一尿,就尿出好幾粒「砂子」。
(尿出砂子的照片就不再分享,它們留在我手機的內存,你想看,跟我說一聲,會秀給你端詳一下!)
所以,我堅信,把腎裡的石頭變成砂子排出體外的功臣有三個:練功、喝水、太赫茲能量吹風機!
當然,你不見得要學我,跟我一樣練功,你可以學我同學阿貴或阿祺,夜跑5公裡或晨跑11公里,晨騎單車數十公里。有動,就會發熱,一熱就流汗,就會想喝水!

一定要喝水嘿,其他飲料不能算是水!
《美國腎臟病學會臨床期刊》一項研究顯示:愛喝含糖可樂的人,腎結石風險增加23%,愛喝其他含糖飲料的人則增加30%。
過量攝取含糖飲料中的高果糖、玉米糖漿,
會導致尿液中鈣和尿酸的濃度升高,
增加了形成結石的風險。
另外要注意,
將咖啡、奶茶、茶、果汁等飲料取代水來喝的習慣,
也會增加腎結石的風險。
——微信公眾號‧廣東疾控
所以,最好不要把咖啡、茶或果汁當成水來喝。越單純越好,就喝白開水,最好是溫開水,肯定對身體健康有最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