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0917 早安 蘑菇說 天上月圓圓 世間事圓圓 心中夢圓圓 祝福天從人意 願你舒心開懷970

不是我瘋,就是你瘋!

最後更新 2024-09-17 achi

中秋節了,祝你佳節快樂,全家福。

唐朝詩人張九齡的《望月懷遠》,總在中秋節的時候被後世的人重讀一遍: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我們今天看到的月亮,跟1300多年前張九齡看到的月亮肯定是同一顆!我們之中的你,也會有「情人怨遙夜」的心思嗎?

他寫出這麼一首「在重要節日不能跟親人團圓聚首」的心情詩句,怎麼不會對月亮有怨言?還是睡一覺吧,在夢裡相會——還寢夢佳期!(但,這關月亮P事!)

「都是月亮惹的禍」,讓人「竟夕起相思」,用現代的流行歌曲最能表現對親(愛)人的思念:月亮代表我的心!

中秋的月亮特別明、分外亮,有人總是看著明月,想著遠方的「那個人」是否也在看同一顆月亮?「若你懂,可以看到月光把我的想念照進你的心嗎?」會對遙遠的你問一句:你懂我在想你嗎?

800多年前南宋的謝莊寫的《月賦》:「隔千里兮共明月」;1000多年前北宋蘇軾寫「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都因為明月而寫出抒情暢懷的名句。

其實,借用謝莊的賦型,千年之後的今天,怎麼不會有「隔千年兮共明月」的懷古之情?幾十年後咱中國的登月宇航員(太空人)是不是也會在月球上吟一句:「隔萬里兮共朝陽」?

或者,中國的宇航員在中秋節那晚會說:你在看我嗎?可以再靠近一點…,月球上真的沒有玉兔!

詩情畫意都是有心人刻意營造出來的氛圍。這個氛圍讓人特別放鬆、自在,甚至讓同頻的人共情。

看到這裡,你有沒有覺得我似乎有點瘋瘋癲癲?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這本書裡有這一段:

有一個精神病人覺得自己是蘑菇,蹲在牆角,不吃不喝。
正常的醫生就說他不是蘑菇,但毫無用處。
一個厲害的醫生看到這個病人,就學他蹲在牆角,
跟精神病人說自己也是蘑菇,然後正常走動、吃飯、跟別人交談。
精神病人問這個醫生:為什麼蘑菇可以走動、吃飯、跟別人交談呢?
醫生說:蘑菇本來就可以走動、吃飯、跟別人交談呀!
最後這個精神病人就學醫生正常走動吃飯,最後恢復正常。

這就是同頻會讓人「共情」。共情,也叫做換位思考,是站在對方立場設身處地思考的一種能力。

你若不能跟我共情,說明一件事,不是我瘋,就是你瘋!真相是,我沒有瘋——我是可以走動、吃飯、跟人交談的蘑菇!

祝你中秋節快樂!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