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更新 2024-06-29 achi
我娘還沒失智之前,本來就獨居在台東,當年,我也還住在高雄。「三不五時」,娘會自己買火車票,一個人到高雄家小住幾天,有時會自己走路去附近的親友家坐坐。
在高雄住過癮了,就自己搭火車回台東。我總是陪她到月台,確認她上了火車,才走出月台,離開車站。
算算時間,娘應該回到台東家,會撥個電話(中華電信室內機)確認已進家門。有時候,娘會主動撥通我手機:「麒啊,我到家了!」這個時候,心中那塊無形的「石頭」才會放下——可以放心了。
對人,我們總有說不出的情懷,也有無形的牽絆,像這種「不放心」的繩結沒有解開,就時刻不會放心,在沒確定做成某事(回到家)之前,心裡就是不自在。
其實,老媽安全回到家,這事只是暫時放下心而已,接下來的日子才是考驗!要時不時打電話問候一下:今晚吃了什麼?昨晚有睡好覺嗎?睡前關水關瓦斯了沒?……
這是對「人」的不放心。含有某種特殊的關係,裡面肯定有「愛」的成分。
對「物」,也是如此!
物不會自己搭車,一定是被人給送上車,它抵達目的地時,也是由人把它搬下車,然後交給物的主人。這個過程,就是「物流」。
物流的進步,正是今天社會繁榮的表徵。這其實也是「人心」踏上更高一個層次的進化——以人為本!
我國春秋時期齊國的名相管仲曾說:「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為本。本理則國固,本亂則國危。」
這話的意思是在說明,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上,人最重要、人最根本、人最值得我們關注。以人為本,就是説,與神、與物相比,人更重要、更根本,不能本末倒置,不能捨本求末。
要把「物」跟「愛」扯上關係,形成另類的「特殊關係」,肯定要注入「人心」的原素。就是務必在人的心上安一個「安撫、捧在掌上、呵護或照顧到無微不至」的阻尼器——穩定人心、情緒!
講白的,人就是要被尊重,把這個「尊重」轉化到「物」,就得了。在物流上的表現就是「你的訂單在路上」。
去年三月,我寫了一篇文章,標題是《你的訂單在路上》,這是對「物」的不放心之下,賣方或購物平台在「物流」做的最人性化的努力——讓買方安心、放心的積極作為。
上週五在網上買了一件不便宜的東西,到昨天已過了七天,東西還沒收到。透過各種方式找到原因,是賣方(出貨商)沒看到訂單(忽略),忘了出貨!
這實在是無法原諒的物流疏失與錯誤!
當然,我們很願意看到「賣方」很賣力在展示賣東西的實力,天天都有人下訂單。實在令人佩服,當然,「東西」好到沒話說是原因之一(所以會大賣)。
更重要的是,「東西」要即時送到消費者手上,交易才算告一個段落。說實話,客戶收到「東西」的當下,才是更嚴格的考驗正要開始:售後服務。
從宣傳(廣告)開始,把商品(東西)銷售出去,這過程本就不容易。
接著要比的是,誰能在最短時間把東西交到客戶手上,誰就是贏家。再來就是關心客戶使用商品的狀況——像不像前面提到的老媽回到家之後的日子,也要時不時打電話關心一下——售後服務。
跟我們生活(包括健康)息息相關的,多數是有形的「實體」產品,除非在現場付款取貨,多數人會從網上下訂單,然後等著貨物上門。這就要靠「物流」來成全。
在物流業有句名言:速度就是金錢。有時候,我買書,就買電子書,下單後,幾秒就把書送到我眼前!簡直就是光速!但實體的物(商品)就沒如此快速,有它的流程。
物流和銷售的關係最為密切,可以說物流就是銷售。物流配送不僅是物流服務於商品流通的保障,而且可以擴大物流服務領域,成為商品經濟發展的源泉。
說到底,客人付錢之後,最在乎的,就是買的東西快點送到我手上!其他的……容後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