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更新 2024-05-23 achi
練葉子功法——猿猴式原地超慢跑——今天剛好滿200天。
這200天的練功,每練一個整套功法,至少要40分鐘,每天練兩回。我是一定打開「團練視頻」跟著練的。除了注意老師隨時提醒把動作做確實,還聽老師講有關養生、心靈方面的「開示」。
其中顛覆三觀的是,「夏天要吃薑,冬天要吃蘿蔔」。
在大家想當然耳的觀念裡,薑這一味,在冬天吃是最好的時候,例如吃薑母鴨,以為可以袪寒。夏天熱,就喝涼水、吃冰或洗冷水澡。但,在葉老師看來,這些正好吃反了、喝反了——不對、不對!
因為,夏季炎熱,人體為了適應這樣的環境,毛孔是張開的,五臟六俯的燥熱之氣由內而外散發到體表,體內就成了「陰虛」或「虛寒」的狀態。
這時若是猛灌涼水、吃冰、或沖冷水澡,表面上感到爽快比,但無形中會讓「虛冷」的腸胃或內臟雪上加霜,不利於人體健康。
從「陰陽平衡」的角度看,炎炎夏日,陰虛及虛寒的體內最需要補充陽氣及熱氣,不明究裡把寒冷的食物(冰品)再往體內灌,這會讓原本的虛寒更加嚴重。
等你年紀大了(久了),就會知道後果很嚴重,要再補救,得花更多功夫(或錢)!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提到:「夏月宜加辛熱之藥,香薷、生薑之類,以順夏浮之氣。」所以,後來才有這些養生俚語:
- 冬吃蘿蔔夏吃薑,不用醫生開藥方。
- 夏季常吃薑,益壽保安康。
- 早吃三片薑,勝過人參湯。
夏天除了吃薑,更要把冰品冷飲擺一邊,能不吃不喝就不要又吃又喝。最佳選擇就是喝溫熱開水。尤其早上剛起床時,補充適量的溫熱開水,跟吃薑是同一個道理——以順夏浮之氣。
《論語鄉黨篇》記載孔子說過的話:「食不厭精,膾不厭細。……不撤薑食。……」意思是說,吃飯時不扔掉調味的薑——吃下去。看來,孔子也是很注重養生的「古人」——距今2500年前。
時代今步到今天,大家的生活習慣幾乎是一樣的:空調、冷飲、抗生素、涼茶、熬夜等等,「全方位發展」,導致身體的熱(陽氣)大量被消耗,多數人的體質普遍都是偏寒。
於是免疫力就降低,各種健康問題就隨之而來。想把這些出了軌的病態回正,能不吹冷氣,就不要吹!用溫熱開水取代冷飲、涼茶。
目的只有一個,讓人體這個宇宙陰陽平衡、互相調和,當人體各方面維持穩定平衡,才能達到「長命富貴、福壽安康」的健康狀態。
祈願你福壽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