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更新 2024-01-18 achi
今天是農曆「臘月初八」——臘八節(臘月=12月),是咱們中國人的傳統節日之一。意味著,年,近了。正是迎接新年送走舊年的交接季節。
幾天之前,在台東的全聯買了「十六穀米」,帶回竹南海口,今天正好可以煮一碗粥,算得上「應景」。
其實,平常就用「十六穀米」煮飯來吃。今天,多放一點水,再加一些料(紅棗、蓮子……少許的糖),就很接近或很有「臘八粥」的味道。
邊喝、邊吃著粥,邊唸著感恩的「咒語」,也算對過去一年的所做所為,有了「交待」——檢討、懺悔、感恩,祈求開春後的新年,少風少雨,風調雨順,健康過著每一天。
我們中國人的每一個節日,總有典故,總有非凡的意義,幾千年來,成了民俗文化。這些節日的活動,不只圖個熱鬧,更有紀念及啟發用意,但,宗(終)旨不就是要讓眾生「離苦得樂」?
有一個笑話……黑白郎君討論著去抓幾個百姓來吃,以填飽肚子。黑君說,不要吃百姓;白君問為什麼;黑君說,現在的百姓很苦,不好吃!白君說,那要吃什麼?黑君說,吃那些貪官,他們比較肥、比較甜!
黑白郎君都知道人間疾苦了,那些做官的,還在吃香喝辣,難怪「離苦得樂」這件事對黎民百姓多麼重要。
於是宗教起到作用了!
宗教上,今天也是釋迦牟尼佛成道之日。祂因為不受魔女誘惑,憑著自己的智慧與堅定的意志,終於體證宇宙至高的真理,證得了無上佛果。
釋迦牟尼佛成道之後,開始宣揚佛道,教化眾生,使有緣者能轉迷成悟、離苦得樂。於是就有了佛教。
把臘八節過得有意涵的要屬佛教界的朋友們了,今天會有很多志工煮著好吃的臘八粥,讓信眾們享用,我想…就是一個用意:
不背負從前,逝者已矣;
不企盼將來,來者未卜;
只品嚐現在,當下即是。
如此,何愁不自在!
如此,何愁不會離苦得樂?
對年輕一輩的人來說,今天「臘八節」恐怕少人關注。在這個島上的年輕人不是上班打工,就是在上班打工的路上。在高物價低收入的環境之下,「求生」肯定比過臘八節重要。
更重要的是再過21天就是農曆春節。春節才是眾人期盼的佳節。
你有沒有發現?一個不經意,時序又來到年尾了,臘八節,正是迎接新春的前奏,接下來的春節才是高潮,恭喜發財、紅包拿來、祝福的話會震撼你的耳膜,會塞滿你的手機……
星雲大師說:上床不煩惱,心寬福壽長;包容無心過,積福遠災殃。今日臘八節,祝你福氣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