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更新 2024-01-13 achi
天天都在抉擇,是我們每個人的日常。要吃什麼花樣的早餐?要穿什麼款式的服飾?要跟幾號女/男在哪裡約會?身體不舒服要不要去看醫生?bla bla……
這些都好解決,沒抉擇好,頂多是自己一個人受罪,傷及無辜的機率甚微。
會讓一群人受罪的是,集體的抉擇出了差錯。例如,國中三年級某兩個班(少子化,就只剩兩班)的畢業旅行,去哪旅行?花多少錢?住旅館還是大飯店或民宿?搭哪一家的遊覽車?
每一個選項都決定了畢業旅行的品質,事前有沒有做好規劃,以及最後由全體國三學生表決(抉擇)的結果,會是讓這趟畢業旅行成為美好回憶或是夢魘的關鍵。
抉擇,教育部國語辭典釋義:選擇。我們說「抉擇」就是在說「選擇」。
關於「選擇」,這段是經典:「我們每一個當下的選擇,決定了我們每一個當下的行為。而每一個當下的行為,就會構成我們的命運。」
這樣看來,命運是因為選擇了什麼而造成的結果。例如,阿根廷去年底選出新總統,米雷伊上任「三把火」:砍補貼、部會數量砍半、批索大貶54%。很多百姓後悔選錯人了,生活越來越苦,但來不及了!
這就是選擇決定行為,行為決定命運。
《抉擇》,既是一首流行樂曲(蔡琴唱的),我這個世代的人(4、5年級)對蔡琴的歌《抉擇》不陌生,甚至可以朗朗上口:
……
我在街頭佇立
心中已經有了決定
我想那小雨一定能把你打醒
但從來沒有人被小雨打醒,即使被土石流打到沒命,那些還活著的人,似乎還在半夢半醒之間——我是指在台灣曾經發生過的狂風暴雨之後的災難,因之而覺醒的人不多!
《抉擇》,也是一本回憶錄(在納粹集中營猶太大屠殺倖存活下來的伊蒂特.伊娃.伊格寫的)。書名的副標題是「放下,擁抱生命無限可能」。
伊蒂特從集中營被解救之後,成了美國知名的心理學博士,是當代最受敬重的心理學家之一。
做了錯誤的選擇,肯定會有痛苦的結果,伊蒂特認為,「痛苦是普遍存在的,是否要視自己為受害者,卻是個人抉擇。『遭逢災難』(victimization)和『自視為受害者』(victimhood),二者之間是有差異的。」
她強調:
「自視為受害者」是從內在而來的,除了你自己以外,沒有誰能逼你成為受害者。
我們之所以變成受害者,不是因為有什麼災難發生在我們身上,
而是因為我們選擇緊抓著這災難不放。
台灣今天會走到「兵凶戰危」的境地,就是一種「災難」,至今還有人「緊抓著這災難不放」!這是集體選擇下的災難!
只有「放下」,把「災難」丟掉,才有機會(可能)另外去擁抱更多的、讓生命有無限可能的喜樂——和平、與人為善!
今天你選擇吃什麼早餐,接下來的午餐要吃什麼,或許你「心中已經有了決定」。但是未來四年,我們要吃好、穿暖、要過好、要幸福,關鍵就在今天這一抉這一擇。
其實命運早已(被集體)決定了,只是還沒「開箱」而已!開箱了,便知!就像某些網紅開箱一台新發售的新能源智能車一樣,會有驚喜嗎?還是繼續苦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