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1018 早安 時間流逝 是世界的規律 水去日日流 花落日日少 不要感歎 珍惜當下945

不顯老的習慣,先把「吃」搞定!

最後更新 2023-10-18 achi

宋代韓維的《襄城道中懷曼叔》中,有這樣的詩句:「歲月催人老,山川記子遊。」

有時候,我們在外闖蘯了幾十年,再回去看看小時候出生、成長的「故鄉」,總會有所感慨:唉呀…,真是歲月催人老,景物依舊在,但…人事已非!

歲月、山川,是每個人一生的全部。

只是歲月這東西,是「永動」的,不管它是有形或隱形的機器,它就是沒有剎車系統的車子,一直往前衝,任誰也拉不住、頂不住、擋不住。

歲月一直向前衝,但,它創造奇跡——人類的文明,5G手機、智能車、人臉辨識……;也闖禍——殺戮、戰爭、毀滅。

山川,我們生活的環境,會走兩個極端。

一個是任其荒蕪,讓大自然的力量把它給滋潤及風化。我們回頭再看見時,讓人不勝唏噓,我的家鄉怎會如此荒涼?老房子爬滿蔓藤、老樹的根把院子的地面給隆凸了,滿地雜草、枯木、枯葉,像極了原始森林!

一個是經由人們努力開發建設的進步。原來的紅瓦房厝不見了,變成高樓林立,地鐵四通八達。你回頭再望一眼這樣的故鄉,會後悔沒有留在家鄉打拚,要不現在成了新富階級!

世事難料,我們早該有此洞見:歲月不是生命的敵人,懶惰和消極才是!

「歲月催人老」是古人早早下的定論。東晉時代的陶淵明也這樣子說:「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老」就是歲月不待人的印記。活得越久,人肯定會越老,從外觀就能直接判斷,不需任何檢測儀器。不過,有些人就不顯老,給人年輕、有活力、有衝勁的感覺。

關鍵在這些不顯老的老人,都認同這樣的理念:

年齡只是一個數字,
真正決定我們年輕與否的,
是我們的「態度」和「習慣」。

關於老年人的生活「態度」,昨天聊了一大段,這裡不再贅述。由態度延伸出來的行為舉止,貫穿生活的全部,就是「習慣」。換句話說,有良好的生活「習慣」,才能支持更好的生活「態度」。

或許你可以自由自在地「睡到自然醒」。但對一個有態度的老人,這絕對不是渡過餘生的最佳選項。因為,讓人擔心的是,有一天如果「睡到永遠不醒」,老人就真的沒救了!

老人活了一大把歲數,永遠不能停止的生活內容就是「吃」——活一輩子就要吃一輩!

老人在「吃」這個環節,應該要有所節制。有人認為老人的時間不多了,要吃什麼,儘管用力地吃,因為現在不吃,將來就永遠吃不到!

乍看這好像很豁達的心態,但,人體細胞需要的營養總是有個定量,你沒聽過,「多吃無益」?身體吸收不了的,會排出體外——浪費!

所以,老人的「吃」要節制,七分飽或八分飽即可。這是「定量」,此外,也要「定時」,一日三餐什麼時間開始張嘴吃進東西?要講究一點,絕對不可以在半夜兩點起來吃晚餐!

亂吃,就會出亂子,老人尤其如此。活得越老,越要講究吃。這是在為晚年刻意、精心打造高品質的生活內容,或說在提升生命內涵的質量都不為過。

需要酸甜苦辣鹹油膩的是你的舌頭,這些所謂的「精緻美食」是給你的眼睛、舌頭、鼻孔享受的——感官的刺激,九成的用意是要讓人掏錢。

我們身體其他部位的器官或細胞,不需要這些刺激的東西!老人的細胞,更是需要精確到位的營養。

所以,老人不顯老的首要習慣就是先把「吃」搞定:定時、定量、簡約、營養。

當然,老人不顯老,除了吃,還有其他,咱們明天再聊。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