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更新 2022-12-07 achi
↪ 這是我學習投資理財課程的筆記與心得——談這個議題是在身體健康無虞的前提之下 ↩
歌手李宗盛的《凡人歌》,歌詞第一段:「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間,終日奔波苦,一刻不得閒。」四句話描繪出多數人的現狀。
或許有人樂在奔波,不以為苦;或許有人苦不堪言。這些不都是自找的?
一刻不得閒的原因,不就是來自錢太少或錢不夠用造成的?
所以,就繼續奔波,多花點時間、多兼幾份工作,多賺一點錢。於是「終日奔波苦,一刻不得閒」。
暫停一下,喘口氣,靜下來想一想,有什麼方法可以不必終日奔波苦?
投資理財唄。
大家談投資理財,不外幾個目的,主要是不必煩惱將來的退休金,或是改善目前的生活品質。最終就是要過著「有錢有閒」的生活。不必終日奔波苦!
投資之前,先做好理財!事實是,投資腦袋與理財可以同時進行。
投資腦袋的用意是「學習」與「改變」。學習富人變富的所有知識,把自己腦袋原有的、舊有的,或許是原生家庭及朋友圈植入已久的老式的賺錢觀念……,全部更新!
在此同時,必須再建立一個觀念:理財最好的時間是當下,不要等有錢了才開始!為什麼?因為多數人有錢了也不一定會去理財!
理財更大的意義是留住更多的財富,站在高點來看,就是「讓你更有錢」。
多一份工作,多一份收入,絕對不會「讓你更有錢」!大家常常聽到「唉唷…一個人一輩子有多少財富,老天早註定好了,不必那麼拚啦!」
這句話的「立論基礎」是「賣時間賺錢」。當然賺的錢是有限的,用數學就可以算出來。其實也真是老天註定的!
假設一個人從20歲進入職場,65歲法定退休,這45年的時間,從起薪3萬到高薪8萬,平均月入6萬,45年 ✕ 12個月 ✕ 6萬 = 3千2百40萬元。
除非單身一輩子,這個數字應該很好過日子。不過,真象是,每個月只有3萬可以支配!最佳時候也是一個月只有8萬能支配。
3千2百40萬元是一輩子賺到錢的「天花板」數字,不是一次取得!
這45年,要考慮不少事:只會做這份工作?不會轉職換工作?有通貨膨脹問題,有意外,有疾病,有很多的支出…。
「風險」的考量與防範必須擺在第一位!若是加上一開始有收入時,沒有存錢理財的觀念,未來的退休就會是夢魘!
增加工作的收入,只能「決定生活質量」,而不能「改善生活質量」。
最好的賺錢方式是「讓錢替我們賺錢」。
在此之前還是先把本份的工作做到最好,增加「主動收入」;另一方面同時進行理財,至少讓手上的財富不會流失——保本,然後才有機會派出錢,讓錢去賺錢,增加「被動收入」。
不管現在幾歲,當下就著手理財投資,時間不會等人!